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专委会工作 > 提案委
研讨构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“厦门模式” 市政协召开第二季度协商座谈会
发表日期:2025-09-08 15:44:00  【字体:   
 

继日前组织开展“推动快递员权益保障”重点提案“回头看”活动之后,6月26日,市政协提案委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协商座谈会(即“季谈会”),围绕“新就业形态面临的问题与对策”主题,邀请市各相关党政部门、市各民主党派、市工商联以及市政协提案委委员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代表座谈交流、协商议政,多角度研讨构建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“厦门模式”,助力办好今年的市政协“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”协商式民主监督。市政协副主席、党组副书记黄国彬参加协商座谈并讲话。

“季谈会”上,市委社会工作部、市人社局、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我市新就业形态发展情况。市各民主党派、市工商联对于新就业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劳动关系不明确、劳动保障不到位、职业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,从不同层面积极建言,共同探讨化解问题。“季谈会”特别邀请的来自顺风、滴滴、美团等企业的4位新就业从业人员代表,生动讲述了职业感受和盼望解决的问题。

黄国彬指出,我市各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超50万人,他们的权益保障不仅关乎民生福祉,更关乎城市文明底色、社会治理效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,保障新就业群体权益既是民生工程,更是发展工程;既是落实中央部署的“政治答卷”,也是回应民生关切的“民生答卷”。他强调,一要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时代意义。做好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,是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必然要求,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关键举措,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,必须以更高站位、更实举措,答好这道时代课题;二要肯定“厦门模式”成效,彰显文明城市治理温度。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,市政协提案持续献策,各部门协同发力,制度创新先行,服务供给升级,治理效能提升,构建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“厦门模式”;三要坚持问题导向,进一步完善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体系。强化制度供给,构建“全周期”保障体系;强化服务供给,打造“全链条”服务矩阵;强化监督供给,形成“全闭环”落实机制,推动形成“政府主导、平台协同、社会参与”的保障和治理格局。
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